:::

歷史沿革 

 
 
 
 

 

簡介圖

本區名稱首見於康熙三十三年鄭開極之「福建通志」卷五,山川誌;「石門山;旗干石西,一石中空如圓門,故名」道同年間改稱:「石門迅莊」,屬滬尾(含洼水)水師營,防衛石門、三芝兩鄉海岸。同治十年「海岸石門」膺選為淡水外八景之一(淡水廳誌)。民國九年日人始設「街庄制」(鄉鎮)仍名本區為「石門庄」。民國二十三年日人因本區石門洞係因海蝕而成,指定為天然紀念物:「海蝕石門」。緣本區下角濱海有一小坵矗立,中有一大洞,狀如拱門故也,因此民國三十四年後,沿襲而名為「石門鄉」,民國99年12月25日因應升格改制為「石門區」。

 

 
     
   

 

 
 
 
 

 

全區地圖

本區地處臺灣最北端,屬於臺北市的近郊,又位於淡水區與基隆市間,北海岸地區的中段,因受地形限制,早期對外聯絡不便,近年來因為臺北都會區的發展, 近郊觀光旅遊的盛行,加上本區特殊地表景觀 如火山地形與海岸地形,假日吸引 大批觀光人潮,所以對外聯絡關係日趨重要。東臨金山區、西連三芝區、南與臺北市北投區竹子山相接、北濱臺灣海峽,形狀似扇形,全區總面積五一、二六四 平方公里,東西寬約一一、六公里、南北長約九、五公里。

 

 
     
   

 

 
 
 
 

 

外觀圖

本所成立於民國40年7月,原所址為石門村中山路34號,民國75年改建為現有加強磚造的三樓建築於中山路28之1號,民國83年起,為加強醫療保健服務工作建置衛生所資訊系統,全面實施醫療門診及保健業務電腦化作業,另於民國91年重新內部空間規劃,所內寬敞乾淨,服務人員親切熱忱,提供民眾更多元、更親切、更便利的服務。截至103年6月,本區人口數統計共12648人,男性佔6588人,女性佔6160人,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15.2%;高比率的工作(生產)人口在籍不在戶情形,更加突顯獨居老人的人口數量。基此,本所為本區唯一之基層醫療機構,對於區內民眾之基本保健服務之提供責無旁貸。

 

 
     
   


 

Array
(
    [0] => 
)
1